023-68556355
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

您矿上的传感器“体检”准时吗?——校准周期深度科普

发布时间:2025-10-16
浏览次数:3
作者:超级管理员


矿井之下,各类矿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着瓦斯浓度、一氧化碳含量、风速等关键数据,是预防事故的生命防线。然而,您是否想过,这些忠诚的“哨兵”也会“疲劳”和“失准”?

确保它们始终精准可靠的关键,就在于一个看似平常却至关重要的环节——传感器校准周期。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矿用传感器校准的那些事,看看国家如何规定,我们又为何必须严格执行。



01
硬性规定:校准不是“可选项”,而是“必答题”

对于矿用传感器的校准,我国的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标准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,绝不允许半点马虎。

核心依据:

《煤矿安全规程》:其中明确规定,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、校正,每月至少一次。甲烷传感器、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设备,更需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进行标校,确保其指示值准确无误。

AQ 6201-2019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》:这一行业技术标准更为细致地规定了传感器的响应时间、基本误差、校准周期等关键技术指标。它要求传感器在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后,必须通过校准来恢复其性能指标。


简单来说,定期校准是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,是矿井合法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。任何未按照规定校准的传感器,都意味着巨大的法律和安全风险。


02
为何必须定期校准?精度是安全的前提

传感器如同一位长期在复杂环境下工作的测量员,随着时间的推移,其测量精度会因多种因素而下降:

  • 核心元件的自然老化: 传感器内部的敏感元件(如催化燃烧元件、电化学元件)在长期工作后,其活性会逐渐降低,导致灵敏度下降。

  • 恶劣环境的侵蚀: 矿井下的高湿度、粉尘、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会污染传感器的探头,影响其性能。

  • 漂移现象: 即使不使用,传感器的零点(无目标气体时的输出值)和灵敏度也会随着时间发生缓慢变化,这种现象称为“漂移”。校准就是将其“归零”并“标定刻度”。

  • 意外冲击与损伤: 井下作业环境复杂,传感器可能受到振动、碰撞,其内部参数可能发生改变。


一个未经校准、已然失准的传感器,其危害是致命的:

漏报风险: 当实际瓦斯浓度已经超限时,失准的传感器可能显示正常值,无法触发断电和报警,这无异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。

误报风险: 反之,传感器也可能误报高浓度气体,导致不必要的停产断电,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秩序,造成经济损失。


因此,定期校准不仅是对设备的维护,更是对生命的敬畏、对责任的担当。它确保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、可靠性和有效性,是安全监控系统的“生命线”。


03
不同传感器的校准周期规定

虽然规程有每月至少一次的基本要求,但在实际应用中,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因其原理和重要性不同,校准周期也需灵活掌握。

根据《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》(AQ1029-2019)和《煤矿安全规程》的相关规定,传感器的校准周期要求如下:

1. 采用载体催化原理的甲烷传感器:每15天至少调校1次。

2. 采用激光原理的甲烷传感器:每6个月至少调校1次。

3. 其他气体监控设备(如一氧化碳传感器、风速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等):每月至少调校1次。


重要提示: 

以上周期为一般性规定。传感器的校准规定绝非一成不变,它会根据煤矿的具体瓦斯等级、开采条件等关键因素进行动态调整,以实现最精准的安全保障。

但当出现传感器读数异常、经过维修或更换主要元件、受到强烈冲击后,必须立即进行非计划性校准,确认其性能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。


矿用传感器的校准周期,看似只是安全管理手册上的一个简单时间节点,但其背后连接的,是无数矿工家庭的幸福与安宁。让我们共同守护好这条“校准生命线”,让安全永驻井下。



在线留言

Online message

姓名

电话

留言内容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重庆弘域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扫一扫咨询
  • 销售热线:19332850193
  • 售后热线:19332850193
  • 公司地址: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龙渡路87号